金融号
  • 金融头条
  • 金融监管
  • 金融智库
  • 财经
  • 银行
  • 中小银行
  • 金融办
  • 曝光台
  • 文化

金融APP

登录 / 注册
退出登录
中国金融网络领袖
CHINA FINANCE NET 中国金融网
  • 首页
  • 焦点 · 分析
  • 央行
  • 金管总局
  • 证监会
  • 大型银行
  • 股份制银行
  • 金融处罚
  • 城商行
  • 农商行
  • 村镇银行
  • 金融科技
  • 金融研究
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
A股牛气十足 资金跑步入场

来源: 中国经济网  2020-07-07 09:33:32

关注金融网
  • 微博
  • QQ
  • 微信
  •   7月6日,A股沪深两市成交额超过1.5万亿元,创近5年新高,北向资金净流入约160亿元。从今年上半年走势看,A股对比其他市场,可谓“牛气”十足。专家认为,今年以来,从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到上证综指编制调整,再到科创板再融资办法出台,一系列资本市场改革红利不断发酵,是助推市场持续飘红的重要原因。

      7月份以来,A股主要股指连续拉出大阳线,市场交易投资情绪活跃,“牛市”来了的呼声不绝于耳。截至7月6日收盘,上证综指上涨5.71%,创出今年单日最大涨幅,报收3332.88点;深证成指上涨4.09%,报收12941.72点;创业板指涨2.72%,报收2529.49点;上证50指数涨近7%。沪深两市成交额超过1.5万亿元,创近5年新高,北向资金净流入约160亿元。两市逾200股涨停(含ST股)。

      A股“牛市”真的来了吗?强势板块为何上涨?投资者该如何防控风险?针对这些问题,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。

      市场表现强势

      7月1日,即7月份首个A股交易日,大盘成功突破3000点整数关口,在随后的几个交易日内,大盘连克3100点、3200点、3300点整数关口,市场做多气氛浓厚。

      分行业看,近4个交易日内A股表现最好的并非上半年涨幅不错的科技、医药和消费等,而是曾落后大盘的房地产、非银金融和银行板块,特别是券商、保险股升幅显著。

      目前,公募偏股基金仓位总体处于历史高位水平。轻工制造、电力设备和基础化工等3个板块被公募基金主动大幅加仓,而食品饮料、建材等行业逐渐减持。

      房地产和券商板块上涨的逻辑是什么?诺亚控股首席经济学家夏春认为,房地产板块表现好并不意外。数据显示,6月份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按月上涨0.53%,升幅较上月扩大0.22个百分点。其中,77个城市按月上涨。如果下半年新冠肺炎疫情没有再现反复,房地产板块有望迎来更强劲的反弹。

      大金融板块表现突出与板块自身的估值处于近10年来低位有关。比如,银行股的平均市净率只有0.7倍,处于历史相对低位。此外,还有以下几个“催化剂”:一是货币宽松预期,央行下调再贷款、再贴现利率,目的是为了支持实体经济,市场人士认为宽松政策更加有利于金融等板块;二是改革红利预期,包括近期传闻监管机构计划向银行发出券商牌照,以及监管部门表态,允许地方政府专项债合理支持中小银行补充资本金等。

      牛市是否真来了

      从今年上半年走势看,A股对比其他市场,可谓“牛气”十足。横向对比看,2020年上半年投资者重点关注的全球主要股票指数涨幅为正的有4个,其中,有3个都与A股有关。排名首位的是中国创业板指数,涨幅35.6%;第二位的是深证成指的15%;第四位的是沪深300指数的1.6%;而第三名是美国纳斯达克指数,上涨10%。

      从7月份以来沪深两市的成交量、券商研报、资金动向以及开户数等指标看,市场交易投资确实很活跃,颇有牛市味道。但仍有部分投资者认为,本轮上涨行情仅仅是蓝筹股估值修复引领的市场反弹行情,各方目前对“真假”牛市的判断仍存在争议。

      中国银河证券分析师曾万平认为,“券商股大涨预见牛市”的观点缺乏证据,券商股不是上证指数的领涨指标。从过去的历史看,除了极少数牛市之外,券商股是滞后指标。

      “目前只能说A股在2020年3月底以来的市场表现是‘真牛’,后续这轮行情能维持多久仍有不确定性。”夏春认为,目前的A股市场走势是经济基本面和技术面的最佳组合,但A股部分板块的估值仍有调整压力,估计1个月之内会面临比较明显的外部压力。

     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、研究院院长李奇霖告诉经济日报记者,这一轮A股上涨行情的主要推手是流动性。从历史来看,任何一轮牛市,背后都是由流动性驱动的,先决条件是处于信用宽松的周期里,有了信用宽松周期,至少有一个结构性行情。尤其是今年上半年,信用宽松向实体的传导效应偏弱,货币流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存在“淤积”现象。这些钱最终都会直接地或间接地流入股票市场等领域,这也是今年“爆款”基金频出的原因——复工不畅或看不清楚实体投资的方向,很多投资者选择购买基金、理财产品。同期,债券市场的大幅调整让投资者发现固定收益产品也会亏钱,既然如此,不如转投权益类产品。

      外部因素则是,美元流动性供给比较充裕,“北上资金”大规模流入。今年上半年北上资金大幅流入1100多亿元,这改变了中国资本市场的投资风格。一方面,具有确定基本面优势的行业,如白酒、消费、医药等标的连创新高,并导致机构投资者扎堆;另一方面,科技领域表现好的是部分细分领域的龙头,与过去部分资金单纯“炒概念”的情况有本质区别。

      “除去市场外部因素之外,资本市场自身改革开放迸发出市场活力,也是股市走强的原因之一。”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认为,今年以来,从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到上证综指编制调整,再到科创板再融资办法出台,一系列资本市场改革红利不断发酵,成为助推市场持续飘红的重要因素。

      投资仍需理性

      未来A股走势将会如何?李奇霖认为,站在当前的时点,看好我国资本市场的长期投资价值,市场交投情绪大概率还能将A股市场向上“推一把”。但是,建议投资者根据自身资金量进行理性投资,注意防控风险。

      星石投资首席研究官方磊认为,站在更长远视角来看,虽然宏观环境复杂多变,但两个大趋势没有改变,一是实体领域大部分行业都在经历供给出清,市场资源会持续向头部企业集中;二是外部博弈长期化的背景下,中国积极支持科技创新,国内企业产业升级有望提速。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全球供应链的背景下,各个领域企业将深刻意识到有稳定供货能力的产业链最具有价值,国内优质企业有望在全球产业链重塑、经济复苏的背景下获得新业务增量。

      展望下半年,方磊认为,在全球经济复苏叠加低利率的宏观环境下,科技、消费、周期性板块等各个类别中投资机会有望多点开花。随着经济加快复苏,消费、周期类别里同样有相当一部分优质企业通过规模扩张、优秀管理或者独特的经营模式获取更大的成长空间。下半年,沿着产业升级、行业集中、经济复苏、流动性宽松四条主线,各个类别都有值得挖掘的优质成长股的投资机会。(经济日报·中国经济网记者 周 琳)


    更多精彩内容,点击下载 中国金融网APP 查看

    相关新闻
    • 哈尔滨农商行商大支行违法被罚

      2022年04月25日13时11分
    • 银保监会:要毫不松懈地防范化解金融风险

      2021年07月30日15时54分
    • 纾困资金不会“跑冒滴漏”入楼市

      2020年03月23日14时14分
    •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 《固定资产贷款管理办法》《流动资金贷款管理办法》《个人贷款管理办法》

      2024年02月02日18时00分
    • 央地政策齐发 调控已超20次严防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

      2019年09月20日14时32分
    • 央行、外汇局公布存托凭证跨境资金管理办法

      2019年05月27日17时48分
    友情链接
    • 银行网
    • 中国金融网
    • 金融号
    • 微摄
    • 国家摄影
    • 简介
    • 投稿启示
    • 隐私保护
    • 联系我们
    • 广告服务
    • 友情链接
    • 品牌联盟
    • 编辑部:zjw@financeun.com
    • 媒体合作:774353721@qq.com
    • 机构合作部:1760607283@qq.com

    京ICP备07028173号 -1

   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075号

    经营许可证编号:京B2-20200983

    Copyright © 2002-2024 financeun.com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

    版权所有:中金网投(北京)资产管理有限公司 资产控股:亚洲金控投资有限公司

  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底部结束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>